go併發 - goroutine

来源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asdfzxv/archive/2023/11/19/17841618.html
-Advertisement-
Play Games

在今天的學習中,我們簡要瞭解了Python的控制流程,特別是if-else判斷和迴圈操作。作為有著Java開發經驗的程式員,我們跳過了一些基礎概念,著重探討if判斷和迴圈的靈活運用。Python的縮進寫法和與Java的一些語法區別都是需要註意的地方。在編寫程式時,if嵌套和迴圈是基礎結構,而設計模式... ...


概述

Go併發模型獨樹一幟,簡潔、高效。Go語言最小執行單位稱為協程(goroutine),運行時可以創建成千萬上個協程,這在Java、C等線程模型中是不可想象的,併發模型是Go的招牌能力之一。很多文章描述協程是輕量級的線程,並不准確,兩者在底層有本質區別。線程是由操作系統維護,以Linux為例,系統調用創建線程,並由操作系統調度執行,在內核空間管理、與進程共用PCB對象、共用堆空間、獨立調用棧和寄存器,是操作系統最小的調度對象,軟中斷觸發操作系統切換調度。協程是由Go運行時維護,與操作系統線程不是對等關係,多個協程簡共用堆棧空間,在用戶空間維護,由Go運行時自行調度。不依賴系統中斷可以做了非常輕量級。

調度可簡單理解就是如何安排任務,合理高效的調度任務,可顯著提升性能和降低複雜度。以Linux網路Io模型為例,經過多年的發展也就出現五種模型(阻塞 I/O、非阻塞 I/O、多路復用 I/O、信號驅動 I/O、非同步 I/O)。傳輸層不變、TCP/IP協議棧不變、應用層協議不變、操作系統不變、硬體配置不變,不同Io模型性能差別非常大,這就是調度的威力。操作系統對線程的調度是自閉環的,不提供用戶側的控制介面,並行線程數與CPU數一致,線程切換是很重的操作,沒有優化空間,完全寄托於操作系統進程管理能力。協程運行線上程之上,由go運行時維護,創建、同步、銷毀、調度等,全部用戶空間完成,可以做到和函數棧調用一樣輕量級。在Go底層與操作系統交互還是線程模型,從操作系統視角根本看不到協程的存在,並行線程數也沒有改變,複雜度也並沒有降低,只是從用戶側轉移到了Go運行時,總有人要負重前行。go併發模型並沒有提升性能,更大作用是降低併發編程難度,降低開發人員心智。

Go的調度模型有專用名詞:GPM

  • G,表示協程,用戶通過go指令創建,數量不受限制
  • P,類似CPU,內部維護了隊列,G只有加入到P隊列後才能被調度,數量由Go自己維護,可通過GOMAXPROCS指定數量
  • M,OS線程抽象,負責調度任務,和某個P綁定,從P的中不斷取出G,切換堆棧並執行,數量不可指定,由Go Runtime調整

image.png

基本使用

一如既往的簡潔,使用go指令就可以絲滑的創建一個協程,新協程將會由go運行時調度。

func main() {
    go func() {
        fmt.Println("hello world")
    }()
}

註意,上面代碼大概率無法正常工作,不能列印出字元串。匿名函數在新協程中調度執行,main函數在主協程繼續執行,兩者協程會併發執行。這引出了協程重要特性,go主協程有特權,當主協程執行完畢就退出程式,不管是否存在用戶協程。main執行結束退出程式,此時匿名函數還沒來得及列印字元串。Java主線程也有類似的特性,但是開放了daemon屬性可控制,Go則沒有提供控制API。

要順利列印字出字元串,主協程需要等待用戶協程執行結束,本質是協程之間協調問題。

func main() {
    go func() {
        fmt.Println("hello world")
    }()
    time.Sleep(time.Second)		// 主協程睡眠1秒
}

主協程睡眠了1秒,好像很可以工作了,但這是很low的解決方法,極度不靠譜。只要涉及併發編程,就繞不開同步機制,這是併發編程的核心內容,也是併發編程的複雜度所在,獨立章節介紹。

另一個方法可以阻塞主協程,等待通知後繼續執行

func main() {
    wg := new(sync.WaitGroup)
    wg.Add(1)

    go func() {
        fmt.Println("hello world")
    }()

    wg.Wait()	// 進入等待
}

程式會鎖死並panic崩潰退出。主線程進入了等待,卻沒有收到通知,go運行時可以發現死鎖狀態,類似邏輯在Java中不會退出,將永遠阻塞,因為通知底層依賴操作系統中斷機制,Java編譯器無法識別死鎖問題。而go在用戶空間調度,由自己處理調度、同步,大部分死鎖問題在編譯時候就可以發現。這也可以看出兩種調度模型的區別,不過JDK20也支持了虛擬線程,與go協程類似在空間實現調度。

修正後代碼如下

func main() {
    wg := new(sync.WaitGroup)
    wg.Add(1)

    go func() {
        fmt.Println("hello world")
        wg.Done()	// 通知
    }()

    wg.Wait()		// 進入等待
}

使用管道也可以實現通知

func main() {
    notice := make(chan bool)
    go func() {
        fmt.Println("hello")
        notice <- true
    }()

    <-notice		// 讀取時堵塞,直到讀取成功
}

當然也可以使用具名函數啟動協程

func working()  {
    fmt.Println("hello")
}
go working()

方法啟動協程

type Person struct {
    Name string
}

func (p *Person) GetName() {
    fmt.Println(p.Name)
}

p := &Person{Name: "name"}
go p.GetName()				// 啟動協程

在協程執行的函數返回值將被丟棄,無法接收。如果需要返回值,只能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
使用管道接收

func working(resultChannel chan int) {
    ....
    resultChannel<- res;	// 將結果寫入管道
}

使用指針接收,調用函數時候傳入指針,把結果寫入指針指向的記憶體,這種叫傳入傳出參數,在C語言中比較常見

func working(data *int) {
    ....
    *data = res				// 結果寫入指針指向記憶體
}

與其他語言一樣,Go沒有提供主動中斷協程的API,大多數使用chan+select實現優雅退出,需要小心處理,容易出現協程泄漏問題。另外任何協程中出現panic,整個程式會崩潰,可根據情況按需捕獲

func working() {
    defer func() {
        if err := recover(); err != nil {	// 捕獲錯誤,程式不會panic
            fmt.Println("error:", err)
        }
    }()

    ...			// 業務邏輯
}


go working()	// 啟動協程

您的分享是我們最大的動力!

-Advertisement-
Play Games
更多相關文章
  • 目錄: Redis是什麼? Redis優缺點? Redis為什麼這麼快? 講講Redis的線程模型? Redis應用場景有哪些? Memcached和Redis的區別? 為什麼要用 Redis 而不用 map/guava 做緩存? Redis 數據類型有哪些? SortedSet和List異同點? ...
  • 14.1、概述 在實際工作中,一般使用配置類和註解代替web.xml和SpringMVC配置文件的功能; 在 Servlet3.0 環境中,容器會在類路徑中查找實現了 javax.servlet.ServletContainerInitializer 介面的類, 如果找到了的話,就會用它來配置 Se ...
  • int i=1; i=i++; int j=i++; int k=i + ++i * i++; System.out.println("i="+i); System.out.println("j="+j); System.out.println("k="+k); ...
  • 寫在前面 今天狀態很不好,我發現學這部分知識的時候,會出現溜號或者註意力無法集中的情況。 我能想到的是,大概率是這部分知識,應該是超出了我現在的水平了,也就是說我存在知識斷層了,整體感覺真的是一知半解。 那有同學會問了,那你能說明白嗎? 我理解的肯定能呀,來往下看! Flask的使用 1、消息閃現的 ...
  • rust中的枚舉有什麼用?枚舉可以嵌入類型的好處是什麼 你可以在同一個枚舉中既有單個值,也有元組或結構體。 枚舉的每個變體可以擁有不同數量和類型的關聯數據。 這增加了類型的靈活性和表達力,使你能夠更精確地建模你的數據。 我知道rust可以為枚舉創建方法,那在哪種場景下枚舉會比結構體會有優勢 表示多個 ...
  • 公眾號「架構成長指南」,專註於生產實踐、雲原生、分散式系統、大數據技術分享。 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通過示例來學習 Java 函數式介面。 函數式介面的特點 只包含一個抽象方法的介面稱為函數式介面。 它可以有任意數量的預設靜態方法,但只能包含一個抽象方法。它還可以聲明對象類的方法。 函數介面也稱為單一 ...
  • 大家好,我是 Java 陳序員。許可權認證是我們日常開發繞不過的話題,這是因為我們的應用程式需要防護,防止被竄入和攻擊。 在 Java 後端開發中,實現許可權認證有很多種方案可以選擇,一個攔截器、過濾器也許就可以輕鬆搞定。當然,現在也有很多成熟的框架,供我們選擇。輕量的 Shiro,Spring 家族的 ...
  • TIM輸出比較(OC): 主要功能輸出PWM波形,PWM波形是驅動電機的必要條件,所以信息TIM輸出比較就等於學習PWM CNT:計數器,計數自增,CCR:捕獲比較寄存器,程式員給定的一個值 當CNT,大於、小於、大於CCR時,輸出就會置0,置1,置0....,一個不斷跳變的pwm的波形 每個高級定 ...
一周排行
    -Advertisement-
    Play Games
  • MQTTnet 是一個高性能的MQTT類庫,支持.NET Core和.NET Framework。 MQTTnet 原理: MQTTnet 是一個用於.NET的高性能MQTT類庫,實現了MQTT協議的各個層級,包括連接、會話、發佈/訂閱、QoS(服務質量)等。其原理涉及以下關鍵概念: MqttCli ...
  • 在WPF中,源屬性(Source Property)指的是提供數據的屬性,通常是數據模型或者其他控制項的屬性,而目標屬性(Target Property)則是數據綁定的目標,通常是綁定到控制項的屬性,例如TextBlock的Text屬性。數據綁定將源屬性的值自動更新到目標屬性中。 主要包含以下幾個事件: ...
  • async/await 是 C# 中非同步編程的關鍵特性,它使得非同步代碼編寫更為簡單和直觀。下麵深入詳細描述了 async/await 的使用場景、優點以及一些高級使用方法,並提供了相應的實例源代碼。 使用場景: I/O 操作: 非同步編程特別適用於涉及 I/O 操作(如文件讀寫、網路請求等)的場景。在 ...
  • 使用過office的visio軟體畫圖的小伙伴都知道,畫圖軟體分為兩部分,左側圖形庫,存放各種圖標,右側是一個畫布,將左側圖形庫的圖標控制項拖拽到右側畫布,就會生成一個新的控制項,並且可以自由拖動。那如何在WPF程式中,實現類似的功能呢?今天就以一個簡單的小例子,簡述如何在WPF中實現控制項的拖拽和拖動,... ...
  • 1、Blazor Hybrid簡介 Blazor Hybrid 使開發人員能夠將桌面和移動本機客戶端框架與 .NET 和 Blazor 結合使用。在 Blazor Hybrid 應用中,Razor 組件在設備上是本機運行的。 這些組件通過本地互操作通道呈現到嵌入式 Web 視圖控制項。 組件不在瀏覽器 ...
  • 除了內置的數據集,scikit-learn還提供了隨機樣本的生成器。通過這些生成器函數,可以生成具有特定特性和分佈的隨機數據集,以幫助進行機器學習演算法的研究、測試和比較。 目前,scikit-learn庫(v1.3.0版)中有20個不同的生成樣本的函數。本篇重點介紹其中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函數。 1. ...
  • 從0到1,手把手帶你開發截圖工具ScreenCap------002實現通過文件對話框,選擇合適的文件夾,自定義預設的圖片保存位置,簡單易學 ...
  • 每次談到容器的時候,除了Docker之外,都會說起 Kubernetes,那麼什麼是 Kubernetes呢?今天就來一起學快速入門一下 Kubernetes 吧!希望本文對您有所幫助。 Kubernetes,一種用於管理和自動化雲中容器化工作負載的工具。 想象一下你有一個管弦樂隊,將每個音樂家視為 ...
  • 目錄 基本說明 安裝 Nginx 部署 VUE 前端 部署 Django 後端 Django admin 靜態文件(CSS,JS等)丟失的問題 總結 1. 基本說明 本文介紹了在 windows 伺服器下,通過 Nginx 部署 VUE + Django 前後端分離項目。本項目前端運行在 80 埠 ...
  • 從0到1,手把手帶你開發截圖工具ScreenCap------003實現最小化程式到托盤運行,- 為了方便截圖乾凈,實現最小化程式到托盤運行,簡潔,勿擾,實現最小化程式到托盤運行, 實現托盤菜單功能,實現回顯主窗體, 實現托盤開始截屏, 實現氣泡信息提示,實現托盤程式提示,實現托盤退出程式, 封裝完... ...